老年癡呆的原因終于揪出來了!這3種壞毛病,正在啃食你的大腦
2023/09/25

一口好牙對我們有多重要?我們可以從這句「一口牙,一套房」體會到。當然,保護好牙齒不僅是「省錢」那麼簡單,它還與我們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

許多研究已經發現,患有牙周疾病(如牙齦炎和牙周炎)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炎癥性疾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的風險。

由于牙齒可通過咀嚼和相關神經活動影響大腦健康。世界衛生組織曾專門提出一個口腔「8020」健康目標,即80歲的老年人能保持至少20顆自然牙齒(可以正常咀嚼的牙齒)。

不僅如此,2023年7月,發表在《神經 病學》上的一篇研究也指出,無論是輕度還是重度的牙周疾病都可能加速大腦海馬體的萎縮速度。

更具體而言,患有輕度牙周炎,每少1顆牙齒,導致左側海馬萎縮率增加,相當于大腦衰老提前 0.

9 歲。

而患有重度牙周炎,每多1顆牙,相當于大腦衰老提前1.3年。所以控制好牙齒炎癥,及時拔掉或修復壞牙,有利于保護我們大腦的健康。

除了牙齒疾病外,生活中一些常見的行為習慣,也在加速大腦的損傷老化,增加老年癡呆的風險,我們能少做盡量少做。

第一個是長期熬夜。《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建議成年人平均每天睡眠時間要達到 7-8 小時,但不用細想都知道,能達到這個標準的成年人可謂「百里挑一」。睡眠不足對大腦的傷害,源自腦脊液分泌減少。

腦脊液是大腦的「保衛戰士」,能幫助清除有害的蛋白質,其中包括β-淀粉樣蛋白(與阿爾茨海默病相關)。如果長期熬夜,腦脊液活力下降,毒性蛋白排不出去引起堆積,就會威脅大腦健康,甚至造成阿爾茨海默病。

第二個是午睡時間過長。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一研究表明,白天過度午睡會增加晚年癡呆風險,與每天午睡小于1小時的人相比,每天午睡超過1小時以上,可能會增加40%的癡呆風險。而患有阿爾茨海默氏癥會導致白天午睡增加,形成惡性循環。

來自Nature子刊的一項大型人群調查實驗顯示,即便是適量飲酒,也會導致腦容量減少,喝得越多,腦體積改變就越明顯。

對比不喝酒的的人,每天攝入1單位酒精(約300毫升的一瓶啤酒),腦容量的變化相當于提前衰老0.

5年,每天攝入4單位酒精的人,大腦老化提前10年。

而腦容量的萎縮,還會加速神經退行性疾病發生如帕金森病、阿爾茲海默癥,造成認知障礙和身體行動障礙。

超加工食品,例如餅干薯片、方便面、飲料和調味品等,都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糖和鹽等成分,對保護大腦的「血腦屏障」有破壞作用,從而影響大腦的認知和學習能力。

而且超加工食物能量很高,吃完后往往吃不下其他水果蔬菜等食物,這樣就無法正常攝入足夠的膳食纖維、維生素等營養素。

不合理的飲食一旦養成,容易導致炎癥反應,引發大腦損傷、讓人變笨。

徒手畫鐘是一個涉及記憶、空間構造、時間等認知功能的復雜行為,是檢查老年阿爾茲海默癥的早期篩查工具。

測試者要憑記憶畫出指定時間的數字鐘表,如果結果滿足這些條件:閉合的圓形、數字位置正確、時針分針指向正確,那麼說明測試者認知水平正常,反之則表明可能存在認知障礙。

認知障礙自評表一定程度上能幫助我們更全面的了解自己的認知狀況,但結果僅供參考,想進行更專業的測試應該去醫院進行。

當然,無論測試結果如何,生活中我們都要警惕大腦的衰老變化,及時預防降低患病風險。

目前研究表明,MIND飲食可以幫助保護大腦健康,減少認知功能下降的風險,并提高心理健康。

生物學有個概念叫做「用進廢退」,大腦越不用最后就會越難用,因此平時要多動動腦幫助提高認知能力、記憶力和思維能力。

持續學習:學習新的技能、知識或語言可以激發大腦的活動,例如參加課程、閱讀新書、探索新領域或學習新的樂器都是不錯的選擇。

數學和記憶游戲:玩數獨、腦筋急轉彎、卡片游戲或記憶游戲可以刺激大腦的不同部分,提高思考速度和注意力。

交往社交:積極參與社交互動,與朋友、家人和同事保持聯系。社交互動可以激發大腦活動,幫助改善情感智力和社交技能。

大腦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器官,它的健康需要通過各方面來促成,假如你喜歡喝酒、熬夜,那麼吃再多的「補腦食品」都沒用。保護大腦最科學的方式是:健康飲食、作息規律和勤鍛煉。

參考資料:[1] N.E. Fultz et al. Coupled electrophysiological, hemodynamic, and cerebrospinal fluid oscillations in human sleep. Science. Vol. 366, November 1, 2019, p. 628. doi: 10.1126/science.aax5440.[2]Daviet, R., Aydogan, G., Jagannathan, K. et al. Associations between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gray and white matter volumes in the UK Biobank. Nat Commun 13, 1175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2-28735-5[3]Satoshi Yamaguchi, Takahisa Murakami,etal.

Neurology Sep2023, 101 (10) e1056-e1068; DOI: 10.1212/WNL.0000000000207579

日本超狂學生用「盧恩語」寫作業,掀起在校學生「試探」老師的風潮,還有人用《數碼寶貝》語言!
2023/07/03
日本00后「黑道千金」又美又颯火爆全網!全家高顏值亮相吸粉百萬,網友:缺女婿嗎?
2023/07/03
日本「逆天爸爸」火了!開店每年狂賺1.3億,44歲年齡20歲的臉,一家七口宛如「同齡」
2023/07/03
平成30年拍廣告最多的20位日本人,她是唯一超越木村拓哉的人!
2023/07/01
新垣結衣、石原里美都輸了......五次霸榜「日本最理想女友」的她,從鄉下「假小子」逆襲成日劇收視女王
2023/07/01
49歲蒙嘉慧在日本神社游玩,穿著樸素喝咖啡,鄭伊健負責拍照
2023/07/01
46歲林志玲真敢穿!貼身破洞褲秀筷子腿,皮膚緊致似少女,網:日本老公真幸福
2023/07/01
戴笠對日本女間諜有多狠?騎木驢算什麼,圖5讓人無法接受
2023/07/01
林志玲現身餐廳,臉頰緋紅疑喝醉,生產完后首次公開露面,網友:言談舉止都有點日本范兒
2023/07/01
72歲歌后罕露面變化大,無兒女獨居日本,曾唱《正大綜藝》主題曲
2023/07/01
歐陽娜娜穿JK裙秀腿型,雙腿沒合攏被熱議,網友:像日本女孩
2023/07/01
看完日本的這些「先進」設計,我不得不佩服:不愧是「裝潢界的榜樣」!
2023/07/01
45歲日本女人活成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堅持一個人獨居,把家裡收拾的非常乾淨整潔,令人羡慕
2023/07/01
日本夫妻有遠見,客廳不買沙發不要茶幾,百平米內的家,這樣斷舍離的佈置,太機智
2023/07/01
50個人性的國外設計,日本衛生間設計得太貼心,再也不怕丟東西
2023/07/01
他是日本影帝中的90后,長得不帥穿衣奇怪, 卻在28歲抱得美人歸...
2023/07/01
為什麼日本主婦過了50歲也不見老?這5個小習慣,學會了優雅年輕
2023/07/01
有種「整容」叫嫁入日本一年後!黑澤還是熟悉模樣,林志玲卻已判若兩人:差太多
2023/07/01
千年一遇「台灣圍棋女神」征服全日本!專注對戰「一抬頭洋娃娃般美貌」秒登熱搜:仙女下凡!選手心臟要很大顆
2023/07/01
家裡陽臺的功能性太差?學學日本陽臺設計,一地多用,半藏半露,看著就高級
2023/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