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拉·韋斯特弗本是命運的弱者,她在17歲之前從未上過學,卻在之后的10年里,成為劍橋大學的博士生,一個令人艷羨的著名學者。
她將自己的成長經歷寫進了自傳體小說《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里,此書一經上市,便立即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榜,全美銷量破百萬冊。
就連比爾·蓋茨都贊譽道:「這是一個驚人的、真正鼓舞人心的故事,每個人都會喜歡,它甚至比你聽說的還要好。」
讀懂了《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你就會知道,為什麼有的人一生都在低層次里打轉,跳不出去。
而有的人,卻能忍受痛苦,扒掉自己身上三層皮相,打破命運的桎梏。
第一層:愚昧的認知水平
塔拉出生在美國愛達荷州的巴克峰山腳下,這里交通不便,環境閉塞,幾乎與世隔絕。
塔拉有5個哥哥、1個姐姐,打她有記憶開始,她就和哥哥姐姐們像「野人」一樣在父親的廢料場里生活。
塔拉的父親是一個偏執專橫的摩門教徒,他認為一切現代化的東西都是魔鬼。
《圣經》上說牛奶是罪惡的,父親便扔掉了家里所有的牛奶、酸奶和蜂蜜,只讓孩子們用白水泡燕麥片;
父親認為醫生都是魔鬼,所以母親只能在家里生孩子,孩子們也沒有出生證明;
父親不讓孩子們去公立學校讀書,生病了也不去醫院看病,更不允許家里的女孩子們穿裙子露大腿。
塔拉的母親讀過幾年書,婚前是個不錯的藥劑師,但她性格軟弱,婚后更是對丈夫惟命是從。
美國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曾說:「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這種聯系,很可能影響他的一生。」
塔拉的童年一直與破銅爛鐵和「吃人」的機器為伴,10歲時便在垃圾場整理廢品,幫父親干活。
有一次,塔拉從吊車上跌落,摔傷了腿,血流如注,她嚇壞了。
父親神情冷漠,命令她說:「回家去,你母親會止血。」
塔拉強忍著劇痛走回家里,期盼母親能帶她去醫院治療。
母親看到塔拉的傷口后,卻只是漫不經心地用手在傷口處輕輕敲打了幾下。
她告訴塔拉,這是肌肉療法,用手指敲打傷口,心中默念「靈魂凈化」,疼痛便會消失。
塔拉就在這樣的家庭里生活,直到17歲時,她在哥哥泰勒的鼓勵下考上了大學,才得以離開。
第一次真正走進學校,塔拉對這個世界是非善惡的判斷全部被顛覆了。
真正融入社會讓塔拉明白,父母給她的教誨很多都是錯誤的,她的原生家庭是那麼的荒謬和野蠻。
她進入大學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讓自己從一個「怪咖」變成一個正常人。
她知道,只有擺脫過去的愚昧,形成新的世界觀,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人生,真正獲得解脫。
在網上看到一句話:「無法改變風向,可以調整風帆;無法左右天氣,可以調整心情。
如果事情無法改變,那就改變觀念。」
誰都無法選擇自己的出生,更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
我們不應把人生的困境歸因于父母的層次,因為重塑自我的權利永遠在自己手中。
塔拉考進大學,與獲得學術知識相比,更重要的是她擺脫了父母給她的愚昧認知,形成了自己正確的三觀。
她不再是被父母圈養的「野人」,而是一個獨立自主的新時代女性,這是她真正意義上的重生。
第二層:認命的弱者思維
17歲之前,塔拉都被困在父親的廢料場里。
她一直以為自己會和母親一樣,早早的結婚,然后生育孩子,再和母親一樣成為一個助產士。
然而哥哥泰勒告訴她:「考上大學,你能逃離巴克峰,看到不一樣的世界。」
塔拉不甘心自己的命運被家庭捆綁,她在昏暗的地下室埋頭苦讀,最終以優異的成績被楊百翰大學錄取。
塔拉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同時,也看清了自己與新世界的距離。
新學期伊始,塔拉在課堂上就跟不上老師的節奏。
她分不清哪本書是教材,也不敢開口和同學們交流,自卑讓她整日局促不安。
半學期過去了,塔拉參加了期中考試,四門功課全都不及格。
老師告訴塔拉,如果期末考試還是這個成績,將被勒令退學。
面對退學的壓力,塔拉給自己制定了新的學習計劃。
她每天都學習到凌晨兩三點,體力耗盡才躺下睡一小會兒。
她克服自己的自卑,向同學和教授請教自己不懂的問題,哪怕被嘲諷,也毫不在意。
她刻苦練習自己的口語發音,以便能盡快融入到集體中。
她不放過學習上的任何一個問題,即使是很細節的知識點,她也會認真思考,直到全部弄懂。
學期末的考試,塔拉幾乎得到滿分,她獲得了政府獎學金,能去劍橋交流學習。
塔拉的不甘心,成為了她逆襲人生的有力武器。
苦難,是人生的底色,不認命,才能逆天改命。
卡耐基曾說:
也許今天的道路會充滿泥濘,也有可能被扎得遍體鱗傷,甚至讓自己深陷沼澤之中。
但只要你能勇敢地走過去,你的人生便經住了考驗,會更加耀眼。
如果塔拉因為原生家庭的不幸,覺得自己只能重復父母的人生,那麼她一輩子也逃不出廢料場。
一個人真正的長大,是認識到父母的局限性,沖破命運的束縛,尋找自己真正的方向。
我們大多數都是普通人,很多事情從一出生就是注定的,比如生長環境,父母,智商等等。
可是生而為人,很多事情都可以依靠自身的努力去改變。
塑造一個全新的自己必然伴隨著痛苦和眼淚,但只要堅持自己的信念,就一定可以做到。
演說家劉媛媛曾說:「命運給你一個比別人低的起點是想告訴你,讓你去奮斗出一個絕地反擊的故事。
」
不認命,是面對磨難最好的姿態,也是對命運最好的反擊。
那些不向命運低頭,敢于拼搏的人,往往都能擁有開掛的人生。
第三層:虛榮的面子束縛
塔拉獲得了去劍橋大學交換的機會,又繼續在劍橋攻讀了碩士學位,最后獲得了博士學位。
她的成功經歷吸引了大量的媒體,報社和電台紛紛來采訪,她成為了小有名氣的學者。
塔拉成了眾人追捧的對象,她有了自己的朋友、閨蜜和戀人。
面對這些人,她一直刻意隱瞞著自己的過去,將自己的童年塵封于心底,把自己偽裝成被幸福家庭寵愛著的女孩。
但她內心的傷痛卻一直無法抹平,她始終不能原諒父親曾給她帶來的傷害。
在一次爆炸中,塔拉的父親險些喪生。
她回到家,看到母親正在用刮刀刮去父親身上燒焦的皮肉,這一幕深深地震撼了塔拉。
記憶中那個暴力、蠻橫的父親如今奄奄一息,面對著生離死別,塔拉的內心變得柔軟,她開始正視自己的家。
塔拉和哥哥姐姐徹夜長談,她一點點回憶起童年里美好的片段和家人之間溫暖的親情。
這次談話讓塔拉解開了心結,她不再逃避,也不再自卑。
塔拉終于鼓足勇氣跟同學們談論自己的家鄉,講述自己在廢料場的童年生活,家庭曾給她帶來的自卑和羞恥。
她帶著自己的男朋友回家,把父母介紹給他認識,還當著男朋友的面在廢料場拆解廢鐵。
塔拉放下了自己的面子,用強大的內心救贖了自己,與家人和解。
父親不再固執,他開始接受塔拉的改變,接受外界的新事物。
塔拉的家庭關系得到緩解,一家人更加親密。
塔拉對著媒體說:「我屬于那座山,它塑造了我。」
這句話,是她對自己命運最真誠的和解。
《一代宗師》里有句話說得好:「人活在世上,有的活成了面子,有的活成了里子。而只有里子,才能贏得真正的面子。」
成名后的塔拉為了自己的面子,一心想銷毀原生家庭留在自己身上的印記,徹底擺脫原生家庭。
然而隱瞞和謊言并不能治愈塔拉心里的傷,當她勇敢地向大眾談論起自己的家庭,內心的傷痛才不治而愈。
一個人真正的強大不是咬緊牙關的拼命死撐,而是放過自己,達成和解。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這句話出自《圣經》,原句是「Flee as a bird to your mountain」。
Flee的翻譯是「逃離」,意思是與過往的不堪告別,尋找到自己心中理想的大山。
成長,本就是一次次和痛苦的較量,蛻變自己,才能破繭成蝶。
困住一個人的,從不是階級,而是思維、覺悟和品行。
所以,出生低微的人,要想實現逆襲,一定要扒掉這三層皮。
扒掉愚昧無知的認知藩籬,形成正確的三觀。
扒掉聽天由命的弱者思維,拼搏出人生的精彩。
扒掉自欺欺人的愛慕虛榮,與過往的一切和解。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