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美滿幸福在于一家人的團結一心、各司其職。
為人父母者賺錢養家教育子女,為子女者努力成長,不負父母的厚望。
一家人的感情基礎在于夫妻感情,夫妻之間感情深厚,這個家就不會出現不可調和的矛盾。
提到養家這件事,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賺錢養家,畢竟經濟實力是創造良好物質基礎的必須。
好的物質基礎也是幸福生活的條件之一,然而除此之外,關乎家庭建設還有教育、情感等等,這些都要照顧到。
一個家幸福指數高不高,還要看這個家的老人是否幸福。
身為父母,肩挑重任,可到了五六十歲的時候,也要開始放下身上的重擔,開始退居二線讓子女來挑大梁,只有將家庭經營得當了,才有可能「全身而退」。
家庭的悲劇有很多種,比如父母感情破裂,子女不成器不孝順,一家人不團結,亦或是遭遇天災人禍等等。
相對父母這個角度而言,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沒錢,而是父母六十多歲了,還在做三件事。
五六十歲,正是自己的子女成家立業的年紀,若是發展順利,作為父母基本可以卸下重任,開始顧及自己的退休生活。
然而一些父母對于子女過于寵溺,總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幫襯子女,這個出發點是好的,但有道是兒孫自有兒孫福,父母對子女的發展過于勞心費神,也不是一件好事。
有的父母為了給子女買車買房或是結婚,成天勞心費神,還掏空了積蓄,為了子女的人生幸福將自己的后半生都搭了進去。
這就好比舉全家之力照顧一個人的生活,這是有失平衡的,也會使得子女不思進取。
父母應當培養子女的獨立生存能力,而不是一味地幫助子女渡過難關。
這應該是從小培養的習性,若子女人到中年還像個巨嬰一樣事事依賴父母,而父母也毫不猶豫地為之操勞。
這將是一個家庭的悲哀,當父母的不可能保護子女一輩子,子女總會獨自生活,如此照顧,是兩代人的悲哀。
人生在世,誰都會有經濟困難的時候,借錢也就成了十分普遍的事情,渡過難關后還清債務,生活重回正軌。
對于債主來說,借錢出去會產生風險,而對于借錢人來說,借錢也是一種風險。
借錢者,應當保證借了之后可以渡過難關,自己有能力還,而不是到最后拆東墻補西墻,沒完沒了。
一些人管理不好自己的債務,有錢的時候就花,沒錢的時候就借,對于借來的錢沒有概念,將借款當做自己的錢,等到別人催債時才開始著急忙慌,這樣的人最是容易賴賬,債台高筑最終再也還不清。
對于年輕人來說,借了錢還有的是機會還,即便是一點一點慢慢來,總有一天能還清。
而對于五六十歲還負債累累的人來說,還錢就成了一件難事,掙錢的能力越來越低,逐漸在事業上力不從心,對自己的債務也逐漸失控,這不僅意味著個人的經濟壓力,還是整個家庭的負擔。
人上了年紀,要開始注重自己的養老生活,對自己的晚年幸福重視起來,不僅要留夠養老錢,還要與子女相處得融洽。
一些當父母的上了年紀反而犯起了糊涂,不斷與子女產生爭執,最后甚至于倚老賣老,仗著自己長輩的身份打壓子女,當兒女的進也不是退也不是,拿父母沒辦法。
兩代人有代溝十分正常,現代人的思想觀念已經與老一輩人的思想觀念有了很大的差別。
就拿價值觀來說,現在的人吃喝一頓都是幾百上千,而在做長輩的眼里,這卻是一個月的生活開支,價值觀的矛盾是「與時俱進」的。
為人父母者,也要當下自己的守舊思想,接受新的價值觀念,在生活上與子女有商有量,而不是仗著自己是長輩就搞「一言堂」。
家庭需要的是融洽和諧的氛圍,不是壓迫和抗爭,一個家庭長期充滿爭吵,整個家庭氛圍將十分壓抑,老一輩人自得其樂,晚輩們也才能放開手去干。
時光情感課堂:
為人父母實屬不易,一路走來路途艱險,既要保證子女的教育、成長,又要出門賺錢撐起這個家著實辛苦。
當人到了五六十歲,也到了休息的時候,前半生的奮斗正是為了現如今的享福,人上了年紀,要多考慮考慮自己。
一個家庭的悲哀之一就在于老年人的生活過得不幸福,即便這個家庭再有錢,這個家中的老人眼中滿是失望和憂愁,那麼這個家就是比較壓抑的。
有時候窮不是不幸福的根源,感情上的無所寄托才是。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