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乾涼散人
編輯丨乾涼散人
在古代的封建社會傳統中,一個丈夫可以三妻四妾,一個皇帝更是坐擁整個后宮,很少會出現一個妻子有很多丈夫的情況。
而如今,我國實行一夫一妻制,凡是這兩種情況都被視為不合法不合規。
但是直到現在我國還有一些落后貧窮的地方,還存在著一妻多夫的習俗,位于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的俄亞大村就是這麼一個地方。
那里的妻子可以有多個丈夫,這種風俗習慣也被全村所認可,叫作「伙婚」。
全村的200多戶人家,有將近一半的家庭都會選擇「伙婚」。你一定也對這樣的習俗和生活習慣感到好奇,他們究竟是如何分配生活的?在一妻多夫的家庭中他們的關系又是怎樣的?
俄亞大村有著四百多年的歷史,位于一個易守難攻,與世隔絕的深山峽谷之中。
雖然是云南和四川兩省的重要交接地位,卻也因為地形交通極其不便,這樣的地理位置沒有使得俄亞大村成為一個世外桃源,而是成為了一個多方想要控制的征兵之地。
還有峽谷里的土地有限,也不夠人們能夠充分過上男耕女織的生活,導致生產力低下,人們生活水平并不算高。
甚至在近代,這座村莊也因為地方偏僻,而被地圖所忽視,我們只能找到俄亞鄉這個地方。
所以這個村莊的一些風俗習慣能夠保存至今,和這些原因脫不了關系。
至于這個一妻多夫為什麼產生和延續,許多學者在研究過當地的情況之后,也有了自己的結論。
第一個原因是當地的征兵或者勞役。時常的勞役和戰事興起,俄亞大村也避免不了。
況且俄亞大村本就人口稀少,對于那些一夫一妻制的普通家庭,男性去服了兵役和勞役,無疑是雪上加霜。
所以為了村民們的生計,大家選擇的一妻多夫,一個家庭失去了一個勞動力,還有另一個勞動力。
第二個原因是當地的地理因素。由于位置偏僻,人民生活水平差,為了緩解家庭生活壓力,保證勞動力和財產的穩定性,大家也愿意去一妻多夫。
不然的話一夫一妻的家庭會比一妻多夫的家庭更加貧困。
在一妻多夫的大家庭中,會有多個勞動力來從事勞動,以獲得家庭所需的生活資源。
倘若家庭中的某個人遭遇不幸,整個家庭也會用精力來應付。
當地偏僻還有一處可以體現,那就是村落里的人通往外界的手段。在水流湍急的峽谷中,兩邊掛起一條長長的鐵鏈,人們坐在籃子里吊在鐵鏈上,用以飛渡河流。
這樣的方法驚險刺激,卻也別無他法,在如此閉塞的村落里的生存,更體現了古代村民的智慧。
第三個原因有因為從古至今戰爭的影響。
一個依據就是當地的蜂窩煤式的建筑,這些建筑層層疊疊,相互掩映。置身其中,稍有不慎,就會迷失。
也是用來防守敵人的重要途徑,我不是因為戰亂頻繁,怎麼會有這樣的建筑和道路。
還有一個依據是探險家洛克在書中的結論,這本書叫做《中國西南古納西王國》。
他在書里對于俄亞大村的狀況也做了相關研究。這個村莊起源于戰爭,曾經有經常駐扎在此地的納西族士兵,由于常年都在這里參與戰斗,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也有人選擇在這里定居,他們的后代也生在這里,長在這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個村莊。
士兵們又大多都是男性,所以男多女少,為了解決更多男人的婚姻大事,一夫多妻應運而生。
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在如此驚世駭俗的民俗下,這些村民到底是如何進行家庭分工的。
事實上,為了避免更多的爭議,村子里大多都是同姓的親兄弟,共同娶一個媳婦。
大家還定下了許多生活上的規矩細節。
家庭中的妻子需要對每一位丈夫都做到一視同仁,不能厚此薄彼,避免產生不必要的矛盾。
家里的每個人也有自己單獨的屋子,如果妻子要在這天晚上要與一個丈夫在一起,就會在相應的門把手上掛上紅繩,避免其他人的打擾。
也有的人會專門規定哪天是去哪屋的日子,哪天是妻子休息的日子。
還有值得一提的一點,妻子最后誕下的孩子,可以說是所有丈夫的孩子。孩子長大以后,就是按照年紀來喊他們大爸或者二爸。
村子里的人也會稱他們為某家的子女,而不是某人的子女。
每個丈夫們也會對孩子盡到應盡的義務,享受子女親情。
反正他們也是同姓的兄弟,同根同源,當地民風淳樸,這也使得家庭關系更加穩固。
起初基本是家庭里的某一位兒子與一位姑娘心儀之后,由他提親或迎娶女孩,如果雙方和他的兄弟都愿意共妻這件事情,那麼這個女孩子就是他們兄弟的共同妻子。
這樣也不光可以節省男方家里的財產和辦婚宴的精力,也避免了財產因為兄弟成家而分割。
長此以往,在這樣的家庭中,家中的妻子負責管理家庭,做家務;而丈夫們的職責就是賺錢養家,謀求生計,分工明確。
拿村子里的許多具體家庭來說,次玲的媽媽在家負責家務,她的大爸外出打工,二爸在家干農活,三爸則去放牛。
還有谷米有兩個丈夫,一個也是上山放牧,另一個在家里照料。
他們也會根據實際情況來做出相應的調整,每個家庭情況都不一樣,每個人擅長的領域也不相同,包括去應對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比如說家里有人受傷了,那麼家庭里的其他人剛好可以搭把手,這樣不光家庭和諧,也能保障正常的運轉。
也意味著妻子也承擔著很重要的角色,如果家庭關系處理得當,那麼家庭氛圍就會很融洽。
次玲和她的母親以及三個爸爸,就生活得很幸福。二爸先和母親談的自由戀愛,然后把她娶回了家,成為了家里的妻子。
她從小就在三個爸爸的關愛和教導下健康成長。
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村子的開放,「伙婚」的習俗畢竟也是不多見了。
村子里原本很多的男丁,成功在從這里找到了工作,或者接受到了新鮮的思想,見識到了更廣闊的世界,因此有了更多的選擇。
這古老的「伙婚」習俗,也在慢慢地被現在的一生一世一雙人所取代。
現在的俄亞大村,也被四川省所注意到,盡可能的發展起了的旅游業。
2011年,俄亞大村通往外界的馬路正式建成,2019年,村子里的電源得到了充足的保障,這一切都顯示著它正在與現代的文明相連接。
也有許多的游客不遠萬里來到這個古老的地方,了解這里古老的文化。
這些習俗放在我們的現代社會看,確實是不符合大眾價值觀的。
但是每個地方都有它自己獨特的,隨著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變化的風俗風貌,而它能夠保存至今,「存在即合理」, 一定也有它自己的道理。
現在這個村子的情況也只是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其中一個腳步,當地村落的貧窮導致了一個家庭的許多男人只能娶一個老婆。如果社繼續進步和當地經濟有所發展,相信這樣的「伙婚」不久以后就會消失。
目前,俄亞大村中一妻多夫的夫妻們大多已經年紀漸長,年輕的夫婦更愿意選擇一夫一妻。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