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肉是發物,會導致癌癥復發和轉移?加速癌細胞生長或是5種食物
2023/09/25

「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碰,腫瘤沒被餓死,我就已經先餓死了」,劉大爺不滿地宣泄。

自從做完直腸癌手術回家后,劉大爺在飲食上受到了家人們的嚴格控制,原來最喜歡的鵝肉也不讓吃了,老伴說鵝肉是發物,吃了會加速癌癥的復發和轉移。

不僅如此,像牛肉、羊肉、海鮮這些肉類,家人們也一概不讓劉大爺碰,每天就只是青菜白粥。這樣的飲食方式也讓做完手術后的劉大爺身體更加虛弱,整整瘦了5、6斤。這讓劉大爺心里格外的郁悶,覺得這日子過得一點都沒意思。

那鵝肉真的是發物嗎?癌癥患者能不能吃鵝肉呢?

一、鵝肉是「發物」,癌癥患者不能吃?

不少人都覺得癌癥患者或手術后的人不應該吃雞、鴨、鵝、豬、牛、羊和海鮮等發物,不然會影響傷口愈合,那這種說法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

事實上,古籍中對于發物并沒有明確的定義,一直到了現代秦伯未先生在《中醫對病員的膳食問題》中才指出,會引發牙齦腫脹、口干、大便干結、目赤、發熱等癥狀的都屬于發物。

但從現代醫學來看,大部分的發物其實都是動物肉類,也就是說高蛋白食物都成了飲食禁忌。

癌癥本身是一種機理復雜的疾病,會影響到身體的代謝,導致體內蛋白質分解加速、合成減慢,而化療、放療等癌癥治療方式,會加速蛋白質的周轉和流失。

北京同仁醫院營養科營養師武韜指出:牛奶、雞肉、雞蛋等所謂的發物,能夠保證腫瘤患者所需的營養,增強患者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該吃還是得吃,不過像海鮮、螃蟹、魚類等高蛋白質食物,很容易增加過敏反應,因此過敏體質的人要注意。

根據《成人圍手術期營養支持指南》

指出,圍手術期患者需要攝入1.5—2.0/kg/d蛋白質,而魚蝦、雞肉、蛋奶、牛羊肉等發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有助于促進傷口的愈合,因此要適當的食用。

二、真正加速癌細胞擴散的是這5種食物

俗話說病從口入,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會加速癌細胞的擴散,更容易被癌癥盯上,預防癌癥,平常要少吃下面這幾種食物。

1、高脂食物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李孟鴻教授研究發現,腫瘤癌變的關鍵基因ILF3會通過腫瘤細胞大量攝取周圍的營養物質,從而發生惡性增殖,而經常攝入富含蛋氨酸和絲氨酸的食物,則會增加癌癥的發生風險。長期高脂飲食,會增加腸癌的發生風險。

2、高糖食物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臨床營養科副主任醫師凌軼群指出,長期攝入高糖食物,會增加肥胖、胰島素抵抗的風險,從而引發內分泌紊亂、免疫功能障礙,增加腫瘤的發生風險。

3、燒烤、煎炸食物

經過燒烤、煎炸的食物,很容易會產生環芳烴類和3-4苯并芘等致癌物質,從而增加致癌風險。

4、腌制食物

臘肉、咸魚、香腸等腌制食物,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類致癌物,腌制食物在腌制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亞硝酸鹽,從而轉化為致癌的亞硝胺,因此不建議經常食用腌制食物。

5、煙酒

煙草煙霧中的多種化合物,及酒精中的乙醛等,都會增加致癌風險,因此平常要盡早戒煙戒酒。

三、3個飲食誤區,腫瘤患者盡量避開

不少腫瘤患者常常會為吃而犯愁,今天小妙為大家一次性梳理腫瘤患者常見的幾個飲食誤區,希望大家別再犯了!

誤區一:吃得越營養,腫瘤會長得越快

很多人以為患了腫瘤后不能吃太有營養的食物,不然腫瘤會長得更快,但事實是腫瘤細胞的生長速度與患者的營養并沒有關系,即便患者營養不良,癌細胞依然會增長,沒有營養攝入的話,只會讓患者疾病更加惡化。

誤區二:多喝湯即可補充營養

老一輩兒認為喝湯是一種大補的做法,認為像牛尾湯、海參湯、烏雞湯、豬蹄湯、魚湯等精華都在湯里,但事實上湯里的營養成分很少,大量喝湯由于膳食單一,會影響其他食物的攝入,反而可能會導致營養不良。

誤區三:盲目依賴抗癌食品和保健品

很多癌癥患者治療時,盲目相信別人,依賴各種保健品和抗癌食品,價格昂貴不說,還不利于疾病的穩定和康復,因此是不明智的做法。

有說法稱鵝肉是發物,癌癥患者不能吃,其實像雞肉、鵝肉、魚肉等食物,屬于高蛋白質食物,對于癌癥患者的術后蛋白質補充有利。除非是過敏體質的,一般還是可以吃的,不過平常一定要遠離一些飲食誤區。


參考資料:[1] 《發物!這種古老東方神秘的傳說,到底是什麼?》.浙大二院.2022-02-04[2] 《手術后不能吃牛、羊、魚等「發物」,這是真的嗎?》.知乎日報.2017-11-16[3] 《腫瘤患者常見的 6 大飲食誤區》.丁香園腫瘤時間.2018-10-04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日本超狂學生用「盧恩語」寫作業,掀起在校學生「試探」老師的風潮,還有人用《數碼寶貝》語言!
2023/07/03
日本00后「黑道千金」又美又颯火爆全網!全家高顏值亮相吸粉百萬,網友:缺女婿嗎?
2023/07/03
日本「逆天爸爸」火了!開店每年狂賺1.3億,44歲年齡20歲的臉,一家七口宛如「同齡」
2023/07/03
平成30年拍廣告最多的20位日本人,她是唯一超越木村拓哉的人!
2023/07/01
新垣結衣、石原里美都輸了......五次霸榜「日本最理想女友」的她,從鄉下「假小子」逆襲成日劇收視女王
2023/07/01
49歲蒙嘉慧在日本神社游玩,穿著樸素喝咖啡,鄭伊健負責拍照
2023/07/01
46歲林志玲真敢穿!貼身破洞褲秀筷子腿,皮膚緊致似少女,網:日本老公真幸福
2023/07/01
戴笠對日本女間諜有多狠?騎木驢算什麼,圖5讓人無法接受
2023/07/01
林志玲現身餐廳,臉頰緋紅疑喝醉,生產完后首次公開露面,網友:言談舉止都有點日本范兒
2023/07/01
72歲歌后罕露面變化大,無兒女獨居日本,曾唱《正大綜藝》主題曲
2023/07/01
歐陽娜娜穿JK裙秀腿型,雙腿沒合攏被熱議,網友:像日本女孩
2023/07/01
看完日本的這些「先進」設計,我不得不佩服:不愧是「裝潢界的榜樣」!
2023/07/01
45歲日本女人活成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堅持一個人獨居,把家裡收拾的非常乾淨整潔,令人羡慕
2023/07/01
日本夫妻有遠見,客廳不買沙發不要茶幾,百平米內的家,這樣斷舍離的佈置,太機智
2023/07/01
50個人性的國外設計,日本衛生間設計得太貼心,再也不怕丟東西
2023/07/01
他是日本影帝中的90后,長得不帥穿衣奇怪, 卻在28歲抱得美人歸...
2023/07/01
為什麼日本主婦過了50歲也不見老?這5個小習慣,學會了優雅年輕
2023/07/01
有種「整容」叫嫁入日本一年後!黑澤還是熟悉模樣,林志玲卻已判若兩人:差太多
2023/07/01
千年一遇「台灣圍棋女神」征服全日本!專注對戰「一抬頭洋娃娃般美貌」秒登熱搜:仙女下凡!選手心臟要很大顆
2023/07/01
家裡陽臺的功能性太差?學學日本陽臺設計,一地多用,半藏半露,看著就高級
2023/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