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究竟是真傻還是假傻?這位在位長達41年的蜀后主,一直飽受非議,被打上「扶不起的阿斗」的標簽。然而當諸葛孔明匆匆離世之際,方才發現劉禪的城府之深。他究竟是一個被低估的政治家,亦或是個無能的傀儡?
公元223年冬,蜀漢開國之主劉備大軍在夷陵之戰中大敗,不久便沮喪而終,年僅62歲。臨終前,他喚來謀士諸葛亮,托付后事。
劉備憂心忡忡地說:「我這一生報效漢室,終究無力天下。如今蜀地危如累卵,你輩須盡心輔佐嗣子,定江山啊。嗣子若是可輔,就輔之;若是無能,你自己便選賢明之士來承擔大任吧。」
此言一出,讓人不禁疑惑:他與孫夫人間那聰慧過人的獨子,到底在劉備心中是個怎般的印象?
那時劉禪已十七歲,正值青春年少、聰敏好學之時。他受過先帝與諸葛亮精心的教育,又經歷過種種動蕩,性格己趨成熟,豈會是無能之輩?
想來,這位征戰數十載的老將軍,太過仰賴腹心諸葛亮,而未將兒子劉禪真正看待如掌上明珠。這句臨終囑托,恐怕便暴露了他內心的真實想法。
其實此前,劉備便已有意將兒子過繼給劉理,由其繼承皇位。幸虧遭到孫夫人和手下武將的強烈反對,這才罷休。但由此也可見,劉備對劉禪能力的懷疑由來已久。
劉備駕鶴西去后,蜀中文武百官一一擁戴年僅十七歲的劉禪為帝,是為后主。
根據先帝遺命,謀士諸葛亮輔政順理成章。他接手軍國大事,籌劃內政,安撫各路豪強,甚至還秉承先帝遺愿,調兵準備北伐中原。
一時間,蜀中文武朝野,無不將劉禪和諸葛亮相提并論:「有丞相穩住局面,有陛下在位為名義」;甚至有意奉承的還說:「天下興亡,全系丞相一身是從!」
盡管一官半職的處境并不妙,劉禪深諳為帝需民心,從不與輔政者直接對抗,更不設陷害。他明白自己尚未穩固地位,必須依賴諸葛亮這個人才。
然而,少年君主的內心深處并不像表面那般順從。他明白,自己終歸要走出師父的影子,重拾皇權。所以他表面上順從師父擺布,暗中卻在緊密觀察時局變化、考量大臣間關系,尋找最佳的還權機會。
天亮前最暗黑的時候,黎明便要到來。等到蜀漢局勢穩定,北伐大軍幾次出擊均告失敗,民心疲憊之后,立功的機會已然不多。諸葛亮不得不承認,大一統的前景渺茫。
正在這時,大軍再次歸來,丞相病重在即。
劉禪派心腹李福前去探望,一面慰問病情,一面七拐八拐地套話未來接班人選。諸葛亮雖聰明,終究沒有看穿此舉中奸詐用心。
他長嘆一聲,道:「我死后,恐怕無人可接我之地位。你回去,獻策于陛下吧!」李福暗暗稱快,回宮稟報。
劉禪沉吟許久,眸光一凝:「天意不可違,我當恪守先帝遺命,親政天下!丞相之位,不必再設。」
言畢,他著李福起草詔書。劉禪廢除丞相職位,分其權責于三司:以蔣琬為尚書令,主文職;魏延為大將軍,主武職;費祎為大司馬,主外交。并留心收攬,深惡他們也會如同諸葛亮那般獨攬大權。
不久,丞相辭世。群臣無不嘆息空前人才的逝去,唯有劉禪在墓前沉默良久。
可見,此君主并非外界揣測的昏庸無能。他雖年少登基,卻自有一番心算。劉禪深知帝王生死存亡的道理,他明白自己必須盡早建立權威,穩住江山社稷。
他雖任用猛將如魏延、楊儀等當大任,卻戒備他們坐大,不給過多兵權。
于朝堂之上,劉禪布下耳目,誅殺異己,鞏固皇權。深居簡出之下是高深城府的主人。元興八年(公元219年),魏延與大將軍楊儀同時密奏劉禪,互相告發謀反。劉禪立即派楊儀帶兵剿除,果然魏延兵敗被殺,證明它確有篡位野心。
楊儀因此大權在握,頗有窺視帝位的意思。劉禪知其心思,便采用楊儀的言辭刺他,當面點破,然后軟禁于宮中。楊儀啞然無言。
此次政變平定后,朝堂上再無異己。文武百官皆感少主內斂難測,手段詭譎,無不肅然起敬。劉禪正式執掌朝政大權,他提拔重用姜維,并親率諸葛瞻巡視邊境。
自此,劉禪成為朝堂上真正的主宰者。他治國有方,先安撫各路豪強,緩解矛盾,然后漸漸收回地方實權,確立皇權至高無上。
劉禪曾多次下詔天下大赦,宣示仁義為政。益州百姓也感此君仁厚,得以喘息生息。劉禪并不主張北伐中原,擔憂勞民傷財。不過考慮到眾人期待,他暫時未明確制止。畢竟那是先帝遺愿。
此后劉禪遇事沉著從容,他洞察人心善斷,成功化解了魏延與楊儀兩個心懷叵測的大臣帶來的危機。而后又安撫當地豪強地主,穩定了局面,展現其政治手腕。朝中再無大的波瀾。
筆者看來,君王之所以為君王者,正是善于忍耐韜光,機動應變,定奪生死。劉禪穩住江山四十多年,實為蜀漢一大幸事。
諸葛亮臨終前那聲長嘆,想必是對此少主手腕與能力的最好評價!歷史就是這樣神奇,它往往出人意料。劉禪這個被看成廢物的君王,最后竟成就一番震古爍今的大業。這不僅證明了他的能力,也給后人帶來深刻反思——切莫被表象迷惑,要善于發掘一個人、一件事物內在的價值。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