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山幾乎就是日本的象徵,它是日本最高的山峰,也是日本最著名的文化名山,其海拔為3776.65米,又被叫作「聖嶽」、「芙蓉峰」、「富嶽」或「不二的高嶺」等,同時它還是一座活火山,隨時都有噴發的可能。
300多年前的1707年,富士山曾經出現過一次大噴發(寶永大噴發),噴出的火山灰高到看不到的高度上(專家推測或為23000米左右),而且連續噴發了16天,周邊數千平方公里火山灰彌漫,日本史料記載整個江戶地區(今東京)幾乎不見天日,空氣中到處彌漫的火燒和硫磺的味道,如果今天再來一場那樣的大爆發,那麼日本經濟最發達,人口最稠密的東京地區將經受摧毀式災難。
然而在今年,富士山及其周邊的地質活動驟然增多了起來,3月26日,日本富士山火山防災對策委員會發佈了最新的《富士山噴發風險區域圖》,這是時隔17年再次修訂的富士山噴發風險資料,其中顯示如果富士山發生火山噴發,巖漿和火山灰能夠到達的區域相比17年前的區域圖擴大了很多,巖漿湧流的時間也有所提前,某些地區出現巖漿的時間更比之前提前了10個小時。
↑富士山大規模噴發後熔巖到達和范圍時間。
↑富士山噴發後,不同厚度火山灰的覆蓋范圍。
之所以進行這樣的修訂,也是因為這兩年富士山的地震活動明顯增多,下面已積累巨量熔巖,而且富士山頂的積雪于去年消失,消失原因被認為與地下熔巖熱量的釋放有關。而通過對地震波的監測和下面熔巖狀況的預估,富士山火山防災對策協會分析出了富士山更為詳細的火山及地形資料,地質學專家認為需要修改防災對策的結論,今年9月2日,日本相關機構又制定了富士山噴發後的避難新計畫。
防災對策委員會認為富士山下的熔巖積聚量已經很大,很可能出現大級別噴發,屆時火山口將會多達250多個,比原先的的44個提升了6倍,火山灰將可多達1,000萬立方米,這比原先的預測提升了4倍,噴發後情景將如300多年前的寶永大爆發那樣遮天蔽日,距離較近的東京首當其衝,城市及周邊地區都將被後拿2~10公分的火山灰覆蓋,而火山的巖漿湧流則可遍佈27個市級行政區,包括東京市和神奈川縣,千葉縣等人口稠密的行政區,公路鐵路等交通線路都有可能被截斷,很多河流也會堵塞斷流。
火山很容易伴隨著地震出現噴發現象,富士山1707年的寶永大噴發就是在8.6級的寶永大地震發生之後46天開始的。日本是一個多火山地震的國家,地質學家認為富士山地質活動增多,噴發的機率加大,而如果發生大級別地震的話,大噴發的機率將會陡增,2011年3月的東日本大地震發生之後,富士山就曾被監測到地質活動和熔巖狀態波動很大,有研究者稱其正「蠢蠢欲動」,但最終並沒有噴發,如今又經過10年的積累,下面的熔巖量肯定更多了。
其實早在2014年的時候,一個由法國和日本組建的研究團隊曾對富士山及其附近情況進行過一次專門的研究,稱其地殼正處于熔巖的「極大壓力之下」,實際上正處于「危急狀態」,相關研究成果還被作為論文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日本列島的地質地形狀況十分復雜,其所在位置正處于亞歐板塊、菲律賓板塊、太平洋板塊、北美-勘察加板塊等的交界之處,很容易發生大級別地震,從頻率上來看,日本每十年幾乎就要發生一次8級以上的地震,去年和今年,日本有些官方機構已經多次就十年內發生8~9級地震進行應對籌畫,或許在下一次地震之後,富士山將會展現噴發的威力。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