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只有老虎沒有獅子,那我們的祖先為什麼認為獅子和老虎是一個級別的?是誰在推崇獅子呢?
比如說南北舞獅,各種各樣的石獅子等,中國古代的老百姓可能沒見過真獅子,但是一定知道獅子的存在!
其實在古代,非洲、西亞、南亞以及南歐等地,獅子是非常常見的一種猛獸,可是中國就沒有這種動物,按道理來講都不存在這種動物,怎麼會發展出繁榮的獅文化呢?
有的人可能會說,當時西亞的小國給中國進貢過獅子,所以才產生了這些文化。
可是當時西亞諸國進貢的動物多了去了,為啥就獅子的地位變得那麼高?這其中真的沒有什麼內幕嗎?
這就不得不簡單嘮叨一下獅子是如何進入中國的,在中國又如何發展成一種文化符號的。
中國本土是不產獅子的,那麼,獅子進入中國唯一的方式就是人為送過來,當然了,在古代這種行為叫進貢!
最早記錄獅子進入中國的時間為東漢章帝章和元年,《后漢書·章帝紀》有這樣的記載,說是班超當年率領軍隊攻打莎車,大勝,然后月氏國看到這一幕之后,就給漢朝進貢禮物,其中就包括獅子!這件事情在《后漢書·班超傳》中也有記載。
也就是說公元87年,第一只西域的獅子不遠萬里來到了中國,成為皇家寵物!
而且從這段記載中可以發現,最早獅子是寫成「師子」的,後來在東漢荀悅所著的《前漢紀·孝武皇帝紀》中發現這樣一句話:「烏弋國去長安萬五千三百里,出獅子、犀牛。
」
由此可以大致斷定,在荀悅所在的東漢末年,獅子的稱呼已經從「師」子變成了「獅」子,并開始大范圍應用。
清代的狻猊銅香薰
但是有些人看到這里會對獅子在中國出現的最早時間提出質疑,認為早于漢朝的時候中國就有獅子,只不過那時候獅子被叫做狻猊(suān ní),這些人的根據也是來自于古代的一些記載。
如《爾雅·釋獸第十八》中有這樣的說法,「狻麑(ní)如虦(zhàn)貓,食虎豹」,而晉朝郭璞在這句話上直接注釋:「即師子也......」
在《漢書·西域傳》中有這樣一段記載「烏弋地暑熱莽平......與罽(jì)賓同,而有桃拔、師子、犀牛。」
到了唐朝時期顏師古對這段話寫有這樣的注:「師子,即《爾雅》所謂狻猊也。」
而《爾雅》這本著作正是在戰國至兩漢之間產生的,所以很多人根據以上的這段記載來說明在漢朝以前,中國就有獅子存在。但是這樣的說法根本經不起推敲。
首先,《爾雅》中記載,狻猊如虦貓,那麼虦貓是什麼呢?《爾雅》中記載「虎竊毛謂之虦貓」,而這里面的「竊」字,郭璞又寫過注釋,表示是淺的意思,翻譯過來就是毛色淺的老虎就是虦貓!
好家伙,這老虎就算變成白虎,外貌特征也不可能和獅子沾邊啊,而且說根據郭璞和顏師古的看法,那就可以說成是獅子能吃老虎豹子!現在咱們想一下,獅子有那個實力嗎?
接著,在《穆天子傳》中有這樣的描寫:「柏天曰:名獸使足走千里,狻猊、野馬走五百里。
」把狻猊看做是和野馬一樣善于長途奔襲的動物,這與獅子的習性完全不同。
獅子只在捕獵的時候會全速奔跑
最后,東漢的許慎在其編寫的《說文解字》中分別對狻猊和獅子做了不同的注解」。而對獅子是這樣描寫的「虓(xiāo),虎鳴也,一曰師子,從虎九聲。」這與《爾雅》中對狻猊的描寫根本不同
由以上三點所看,漢朝人,是沒有把狻猊和獅子混為一談,而將這兩者混淆的始作俑者就是郭璞和顏師古!
所以基本上可以判斷,就是在張騫出使西域開通絲綢之路之后,中國人才知道有獅子這麼個玩意兒存在,到了東漢之后獅子以貢品的形式來到中國,才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
那麼在2000年的封建時期內,周邊小國向中原王朝進貢了數不清的奇珍異獸,為什麼獅子的影響會是最大的?
任何事物想火,那必然要得到群眾的喜歡,得到群眾的普遍認可才行,而獅子之所以會有這麼多人喜歡推崇,這與它的背景有關,確切的說是到中國之后的背景,這背景有兩方面,一方面是皇權,一方面是宗教!
先說皇權,在古代,對于大部分老百姓來說,皇家的東西那都是好東西,皇帝就相當于一個超級偶像,他喜歡什麼,自然老百姓也會喜歡什麼,甚至是無腦喜歡那種。當然了,如果老百姓敢公然反對皇帝喜歡的東西,那麼估計離投胎也不遠了。
而獅子是個稀罕物,最起碼當時的中國地面是沒有這個玩意兒的,那這種稀罕玩意兒來到中國,必然是進了皇家的院子,屬于皇族的私人寵物。
再加上獅子的形象客觀來說確實威猛霸氣,尤其是雄獅,所以當時的皇上對獅子是非常喜愛的,皇帝喜愛臣民自然也會跟著喜愛。
而當時中國的野外也沒有獅子出現,自然不會發生獅子傷人的事情,所以相對于老虎這種亦正亦邪的猛獸來說,獅子在古代平民的心目中就成了一種妥妥的瑞獸。
但是老百姓對獅子的喜愛想象的成分居多,為什麼呢?因為當時的老百姓哪有機會看到這玩意。
老百姓喜歡,但是還不輕易看到,所以只能靠著口口相傳的描述和想象力來塑造獅子的形象,比如舞獅、石獅子等,這些獅子形象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神似形不似,人們一看就知道是獅子,但是與真的獅子相比,還真沒那麼像!
獅子受到歡迎的另一因素就是宗教,獅子是東漢時期來到中國,同樣是在漢朝,另外一樣東西也傳入了中國,這就是佛教。
漢傳佛教在中國的影響力恐怕各位心中都有一個概念,佛教火了獅子自然也會火起來,這其中的原因就是獅子在佛教的地位那是特別的高。
佛教認為獅子雄偉卻不兇惡,與人遠離而無害,神秘而可愛,所以把某些教義附在獅子身上。佛經喻佛為獅,所以就有「佛為人中獅子」的說法,佛教還將佛的坐臥之處稱為「獅子座」,「獅子床」,佛講經稱之為「獅子吼」。
而佛身邊的文殊菩薩作為智慧的象征,其座駕也是一只威風凜凜的獅子,所有這些事情都為獅子增加了神圣、吉祥的含義,使得獅子也成為了佛教的護法獸,得到了更多人的偏愛。
正是這兩重背景的加持下,才使得獅子這種外來物種在中國形成了獨特的文化!
雖然獅子文化在中國已經傳承了上千年之久了,看似是個老家伙了,但實則才剛剛開始,現在的年輕人想法更加大膽,更加創新,也更有活力。
這些新鮮的血液注入獅子文化中,會使這一悠久的文化重新起航,相信在往后的日子中,從事獅子文化的匠人一定會帶來更新,更好玩的藝術!
最后,還是來一波討論吧,獅子老虎打架,您支持誰呢???
參考資料:張峰 《獅子進入中國的歷程》 知網 2017-11-15搜狐新聞 《獅子和老虎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PK》 2022-06-01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