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期美國的反應來看,美國已經意識到與中國脫鉤斷鏈可能會對美國造成的嚴重影響,因此無論是美國連續派出國務卿布林肯、財長耶倫、商務部長雷蒙多在內的四位高層訪華,還是拜登在聯合國大會上表態:不會需求對華沖突,其實都是在緩和中美之間的關系。
在美國的預想當中,中國實現無害繁榮是最有利于美國的一種情況。說白了美國就是想要讓中國成為美國的工廠和產品傾銷地,美國則是憑借掌握先進技術賺取其中大量的利益。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美國才要一直遏制中國科技產業的發展。
美財長耶倫曾直接表示:想要讓中美關系恢復正常化,中國必須放棄高科技技術研發。不僅如此,還有美高官表示:美國的高科技技術足夠中國使用200年了,中國應該放棄高科技將技術研發。
從這些表態其實不難看出,美國的意思就是:美國掌握先進核心技術,中國則負責代工生產。
稍微有了解一些的人知道,西方國家通過掌握先進技術獲得產業鏈當中利潤的大頭已經很多年了。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中國才要進行產業升級,通過掌握更多的核心技術,讓更多的利潤流回國內。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美高層之間的接觸頻率有所提高,無論是美高官訪華還是拜登在聯大上的表態,都足以證明中美兩國之間的聯系正在逐漸加強。拜登團隊也在竭力表現出一種:美國想要與中國緩和關系的態度。甚至美國駐日大使在發表反華言論的時候也受到了美國的警告,從這些點不難看出,美國正在改變展現在國際上的形象。
據悉,在聯大會議結束之后的24小時內,中美官員連續進行了兩次會談,先是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和美國代理常務副國務卿關于中美溝通合作、緩和雙邊關系等問題進行了會談,并且也達成了共識。
之后中國高層和美國高官又在氣候問題等方面的相關議題交換了條件。
從表面上,中美關系似乎真的正在不斷緩和,可是從實際上美國針對中國的科技打壓并沒有陷入停滯當中,甚至美國還在不斷加碼芯片禁令。從美國的行為不難看出,美國并不會放棄遏制中國科技發展,只不過方式與之前有了一些細微的改變罷了。
此前中國針對美國、日本、荷蘭三方協議限制半導體設備等舉措進行了對等反制,限制了鍺、鎵等稀有金屬的相關產物出口。中國的這一反制措施讓美國十分難受,甚至開始從廢棄物當中回收鎵。在中美進行會談之后,中國也展現出了足夠的誠意。
根據美國AXT公司的證實,其在中國的子公司已經獲得了坤化鎵和鍺基板的出口許可。不僅如此AXT也表示將會強化和中國相關部門的合作,拿到必要許可。知名媒體路透社也報道了相關消息,從這一點不難看出,中國在鍺、鎵等稀有金屬方面已經釋放出了善意。
不過很顯然,美國方面依然在決心擴大限制范圍,據悉美國商務部再次加碼芯片法案,嚴禁所有獲得美國半導體產品資金的實體,在十年內升級「受關注國家」的半導體制造能力,以維護美國的國家安全。雖然并沒有明說,不過顯而易見的是這個所謂的「受關注國家」其實就是在指中國,這個禁令其實就是限制美國半導體企業和非美半導體企業擴大在中國大陸的半導體制造能力。
從此前芯片禁令的影響范圍和美國在芯片半導體領域的影響力來看,這次加碼的芯片禁令基本上禁止了國際上大多數頂尖的半導體企業,如英偉達、英特爾、高通、三星等企業都在限制范圍之內。
美國此舉的目的也很明顯,就是想要限制半導體企業在中國大陸擴建產能,進而影響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芯片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全球化分工產業,中國芯片產業想要快速發展,自然很難離開國際頂尖半導體企業的幫助,美國就是想要聯合盟友對中國半導體產業進行脫鉤斷鏈,要不然中國就自主打造出完整的先進產業鏈,要不然中國的芯片產業就要陷入發展停滯當中。
嘴上說著緩和與中國之間的關系,背地里卻依然在針對中國科技發展不斷出手,美國從來沒有放棄針對中國科技的打壓,說白了中國科技想要發展還是要依靠自己。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