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職,從你的眼中來看,是一個什麼性質的事情呢?現在網上出現很多關於辭職的段子,比如「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等。國內的多數辭職人員還都是自己到上級處遞交辭呈,可是在日本,90後之間卻悄然流行一種叫做「代理辭職」的服務。所謂的「代理辭職」,意思如同字面,就是「使用代理辭職」的方式,辭職人不用出面,交給「辭職公司」代理。方式的轉變,其實只是表像,而背後隱藏的原因,確實值得深思!
日本提供「代理辭職」服務的公司網站首頁有四個大英語字母-EXIT,根據這家公司的透露,現在每月會接到20~30歲人群大約300件以上的依賴。在該公司的網站上有類似於這樣的標語,「明日から會社に行かなくてもOK」(從明天不去公司也OK)「スピード退職」(閃電離職)等。
這家網站打出的口號有三個:
馬上能夠辭去工作,即日對應:根據客戶的時間,深夜或者休息日也可以對應; 無需(本人)向公司聯繫:由代理公司向本人所在的公司聯繫,物品通過郵寄; 下一步的安心支持:第二次依賴可以優惠;
很多人辭職,都不想再和上司說話,也不想去公司露臉,而這家公司就是抓住了這種「心理」。通過郵件或者社交媒體就可以與代理代理公司取得聯繫,甚至本人無需去代理公司就能夠辦理個人離職。費用在3萬日元~5萬日元,相對來說已經十分便宜了,這也是受到許多日本90後歡迎的原因吧。
娜娜醬一位朋友在日本開保育園,在今年的6月份收到來自代理辭職公司的聯絡,一位4月份剛入職的90後員工,以「疾病」為理由提出辭職。
這位朋友吐槽到:突然接到沒有聽過的公司的聯絡,也沒有聽說過這個員工有什麼疾病,本人也沒有找我提過此事,毫無對話的可能,只能接受他的辭職。辦理離職,真的是到了「付錢請人辦」的程度嗎?聽到此處,我想很多人會有一種「這人估計缺乏社會一般常識」的想法。在這樣事件的背後,隱藏著日本年輕人價值觀的轉變以及對於勞動方式的不同理解。我認為,之所以會出現代理辭職,並且會有如此多的年輕人依賴這樣的公司,是因為上個世紀日本形成的「公司文化」,已經不符合日本年輕一代人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到底是好還是壞,不需要評價,日本的上個世紀的繁榮發展,就是最好的證明!如前文所講,日本年輕人價值觀已經與上世紀日本的「公司文化」格格不入。當然,日本「公司文化」也有其不好的一面,這些在當代日本年輕人眼中被放大。我認為日本人年輕人選擇「代理辭職」有下面兩個主要原因:
個人無法辭職
個人無法辭職的情況指的是個人「辭職難」,其實這樣的例子也屢見不鮮,當員工去辭職的時候,一些公司會以各種理由來阻礙員工的辭職,這也就導致許多人得了一種「不敢辭職的病」。
圖1:工作相關的電話諮詢數量
日本厚生勞動省,每年都會發佈前一年的勞動紛爭解決制度的施行情況報告,上圖是2019年6月份發佈的數據。從資料我們可以看出,在日本每年關於「工作」相關的電話諮詢數量都在100萬以上,其中民事個別勞動糾紛的諮詢達到了歷史新高,為26萬6535件(上圖統計時,按照同樣的案件為1次進行統計的)。
圖2:勞動糾紛具體案件所占比例
從圖2,我們可以看出日本勞動糾紛的主要事項,所占比例較大的為:(上圖的統計按照聯繫次數進行的統計,一次案件會有多次聯絡,所以統計資料要多於圖1)
職場人際問題離職:25.6%; 自己原因離職:12.8%; 解雇離職:10.1%; 下調勞動條件離職:8.4%; 勸退離職(公司因為經營狀況不佳等原因,希望個別人主動離職等):6.5%;
關於2~5還是可以理解,畢竟每個人與公司都有著不同的情況,還能夠存在溝通的手段與途徑。但是關於第1點原因,其實就十分的「微妙」,面臨著職場找茬的人,原本對於「職場」就有著一定的「恐懼心」。
圖3:離職原因10年推移
平成21年,也就是2009年。
21世紀初的日本經濟下滑十分的眼中,因此許多公司出現了「勸退離職」的情況。公司為了節約人力資源成本,勸退那些無法對公司產生利益的員工。因此在平成21年的時候,勸退離職比例很高。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可以發現,勸退離職的比例正在降低,反而「職場找茬」的現象越來越嚴重,這也就導致因為「職場找茬」而辭職的人猛增!受到職場同僚「找茬待遇」的人,原本內心對於「公司」「同事」「上司」就存在一種「畏懼」心理,面對這些人,難以說出自己的想法。日本的企業文化
在工作上,認識了許多來自各行各業的日本人,在工作上,這些人普遍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在一個家公司工作的時間超過你的想象。可能與我認識的日本人年齡也有關係,他們大多是40~60歲,都經歷過日本高速發展的時期,他們的思維依然保留著上個世紀日本企業的「慣性」
,他們很多人在一家公司工作都超過20年,從交談中,大部分人願意在現在的企業中幹到退休。提到日本的企業文化,娜娜醬能夠想象到下麵的關鍵字:年功序列、終身雇傭; 不跳槽; 有豐厚的退休金; 上司是絕對; 遵循以前的做法(或者有前例的做法); 強制加班; 強制參加聚會; 沒有「帶薪休假」(不好提帶薪休假的公司氛圍); 工作>家庭>休閒; 加班的人=努力的人=可以做一番事業的人;
當然不是所有日本企業都是這樣,上述這些只是我打過交道的日本企業文化的匯總。雖然現在一些日本企業改善很多,可是在大企業中依然保留著許多上個世紀的風氣,這樣的文化,就導致整體公司對待「辭職」人員是一個「冷漠」的態度,認為辭職的人都是「裏切り者」(背叛者)。辭職前與辭職後,公司對待這個人的態度會有180度的轉變。
圖4:大學畢業生3年後離職率
圖4是日本對於大學畢業生3年離職率的調查,分不同的行業進行的統計資料,由資料可以看出,平均離職率在30.1%,也就是說日本大學應屆畢業生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在3年內會離職。酒店餐飲服務業的離職率高達53.2%,日本引領世界的研究技術行業,離職率也達到了33.7%。這種現象,在上個世紀的日本是無論如何也見不到的!所以,離職對於現在的日本年輕人,是一個很正常的「選項」。
日本某些90後認為,花費時間跟上司講「離職」,還不如將這些時間用在其他方面,不如花錢辭職來的「痛快」。究竟這種價值觀是正確還是錯誤?我不知道。日本人的責任心可是很強的,但是在現在的日本年輕人身上,似乎沒有看到這一點。
前文也說過,日本企業文化中,以「終身雇傭」為代表。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施行所謂的「終身雇傭」,但是日本卻普及了。現在來看,或許有很多弊端,但是這種方式也確實促進了日本經濟的高速發展。現在日本年輕人對於「終身雇傭」已經無感,相反許多人認為:在工作上剝奪私人時間是最大的「不公平」。這種價值觀,與日本傳統的企業文化正相反!所以我也理解日本90後為何會選擇代理辭職,因為「省事省時」,能夠花費最短的時間辦成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代理辭職,只是社會的一個表像而已,關於這個表像,需要深入思考的是:日本年輕人或者說新一代的年輕人的就業價值觀發生轉變時,已經入職的上一代如何接受。現在年輕人的就業價值觀發生了很大轉變,在以前或許有人會因為「理想」與一家公司共同成長,現在則簡單很多,那就是「錢」。錢給的不到位,說再多的理想,都是空談而已。
豐田是可以代表日本的品牌,其掌門人豐田章男在公開的場合就表示:這是一個難以維持終身雇傭的時代。其實這樣的發言,並不是一種壞事,也說明日本企業同樣在與時俱進。現如今,如果在一開始就告訴一個年輕人「你這一輩子都要在同一家公司工作」的話,我想不會有人願意接受這樣的條件的。現在的年輕人,更熱衷於「專案型」的工作。許多公司的模式大多都是「自上而下」型,但是現在年輕人更喜歡的是以目的來劃分的「平行型」公司。
價值觀的變化,必然會引起社會多方面的轉變,企業文化首當其衝,因為每個人都會參加工作。在時代變革的空檔期,才會出現類似於「代理辭職」服務的公司。其實就如同這家公司的代表詞語「EXIT」一樣,原本就是一個不必要的服務,早晚有一天會退出市場的。
-END-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